
碧塔海介紹
位于香格里拉縣城東25公里的高山峻嶺中,四周群山環(huán)抱,林木蒼翠,雪峰連綿。為斷層構(gòu)造湖,湖面呈海螺形狀,長3000米,寬700米,海拔3504米,水深40米,面積60公頃。它由雪山溪流匯聚而成,湖水碧藍(lán),雪山樹影倒映湖中,清麗醉人,湖中有島,生長著云杉、高山松、高山櫟、白樺、柳等。湖四周生長著濃密的杜鵑花林,每年杜鵑花開的季節(jié),花瓣落入湖水,被魚誤食,不時一條條被醉倒,白色魚肚皮飄浮在杜鵑花之中,隨波蕩漾,形成“杜鵑醉魚”的奇觀。碧塔海以它美麗恬靜的天姿麗質(zhì)吸引著游客,為新開辟的高山旅游區(qū)。
從香格里拉城出發(fā)到雙橋,就可騎馬踏上去碧塔海的路。騎上藏民們備好的馬,悠然徜徉于春的懷抱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春的內(nèi)涵如此豐蘊(yùn),林海蒼翠廣闊,而身旁的草場猶如大山隨意舒展的綠毯,草色青翠逼人,盛開的各種小花就密織于草毯中成為美麗的點綴。而空氣濕潤,樹木、青草和山花都透著極清新的亮光,微風(fēng)吹來,又將這草場蕩漾起一陣綠波花潮,仿佛從心里流過。馬蹄輕悠,過河過溪,穿林踏草,一條 小路把你引到了碧塔海。那是一片林海,林海邊是鋪展的草場,草場邊有一大片湖泊,水極清極靜,宛若一面鏡子,只是這面鏡子不太圓,棱角姿態(tài)多樣,湖心鑲嵌著一個塔狀的小山,滿是樹林??吹竭@塔,所謂“碧塔?!钡男蜗缶秃荃r明了。
碧塔海素被稱為高原明珠,其最引人的就是這塔狀的小山和這一湖清明寧靜的水。它們被賦予了一種神話意味,相傳天女梳妝時不小心失落的鏡子破碎形成了許多高原湖泊,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塊鑲有綠寶石的最美的鏡片。還有傳說這里是格薩爾王傳中所提及的“毒湖”。姜嶺大戰(zhàn)至碧塔海,因冰天雪地,湖光朦朧,嶺國的騎士們迫敵誤入湖中而被淹沒,轉(zhuǎn)敗為勝的姜國認(rèn)為這是碧塔山神護(hù)佑的結(jié)果,便在小山上建造了廟宇。又有人說這島是明代納西族木天王的避暑地,還有人說這是尋寶者建造的廟……。總之,碧塔海蘊(yùn)含了豐富的自然和文化內(nèi)涵。
1982年碧塔海及周圍的森林、灌叢和草甸被定為省級自然保護(hù)區(qū)。保護(hù)區(qū)面積南北長60公里,東西寬約14公里,總面積14181公頃。碧塔海是保護(hù) 區(qū)的核心,湖面海拔3539米,東西長約3000米,南北平均寬700米,最寬處約1500米,最窄處約300余米。平均水深20米,最深處約為40米,水域面積159公頃。自然保護(hù)區(qū)地質(zhì)上層滇西地槽褶皺,系古生界的支槽褶皺帶中甸、劍川相帶內(nèi)。保護(hù)區(qū)森林由寒溫性針葉林、寒溫性常綠闊葉林、寒溫性落葉闊葉林組成,這些森林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(hù)植物長苞冷杉、桃兒七和延齡草等,有大量的杉、松、櫟、樺樹木,構(gòu)成青山蒼翠景色。灌叢和草甸也是保護(hù)區(qū)主要植被分布地,灌叢中有大量杜鵑叢、草甸中有報春花、柳葉萊、馬先篙、毛莨花、金蓮花等高山花卉。保護(hù)區(qū)內(nèi)還活躍著國家級重點保護(hù)動物金錢豹、小熊貓、馬麝、林麝、猞猁、云豹、金貓、羚、棕熊、黑熊、巖羊、黑鶴、綠尾虹雉、斑尾榛雞、胡兀鷲、藏馬雞、血雉、紅腹角雉、血腹錦雞、大緋胸鸚鵡等。
特有的水、特有的花和動物在碧塔海構(gòu)成奇異的“杜鵑醉魚”和“老熊撈魚”的景觀。逢五月杜鵑花盛開的季節(jié),碧塔海畔的杜鵑花瓣紛紛飄落于水中,引來游魚,魚兒吞食花瓣后,竟醉倒而 飄浮于水面,醉魚和杜鵑就這樣形成了湖面的奇特景觀。據(jù)說林中的老熊也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。著名作家馮牧曾描寫了這種景象,從此碧塔海“杜鵑醉魚”的景觀就揚名于世。
藏語“碧塔”是株樹成氈的地方。在晴朗的日子里觀賞春天的碧塔海,別有情致。湖畔四周,蒼松古櫟,遮天蔽日,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環(huán)抱,像一顆鑲嵌在群山中的綠寶石。湖水清澈明亮,在太陽縷縷金輝照耀下,閃閃熠熠,奇秀悅目。高山臨湖,山光水色融為一體,真可謂“半湖青山半湖水”。湖周圍杜鵑花絢麗燦爛,湖畔鳥語花香,游魚游曳于淺灘岸邊。從杜鵑花海中向外望去,在廣闊的草甸上,成群的牛羊悠然徜徉于鮮花點綴的草甸上。湖光與草原由此相映成趣,令人如癡如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