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圓通山-圓通寺介紹
圓通山約比市區(qū)高出五六十米,是觀賞昆明四周景色的好地方之一。圓通寺坐落在圓通山南,前臨圓通街,后銜圓通山,與昆明動物園毗連,布局嚴謹、對稱,主體突出,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。圓通寺坊表壯麗,殿宇巍峨,佛像莊嚴,樓閣獨特,山石嶙峋,削壁千仞,林木蒼翠,吸引歷代詩人墨客留下了許許多多贊美的詩句,并被譽為“螺峰擁翠”、“螺峰疊翠”,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?,F(xiàn)在經(jīng)過大修,更顯其風彩,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鄉(xiāng)園林。從建筑學上講,它鬧中求靜,以小見大,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,形成別具一格的水院佛寺,在中國的造園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。
從唐時南詔國在此建“補陀羅寺”算起,圓通寺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。同時,它也是現(xiàn)在昆明市內(nèi)最大的寺院,在中國西南地區(qū)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。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協(xié)會都設在這里。
圓通寺,由大乘佛教(又稱北傳佛教)、上座部佛教(俗稱小乘佛教)和藏傳佛教(也就是喇嘛教)三大教派的佛殿組成,以大乘佛教為主。到這您不必跑很多地方,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,還可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。寺內(nèi)有高大壯觀的圓通勝景坊、圓通寶殿、八角亭,有我國內(nèi)地目前獨一無二的一座上座部佛教佛殿——銅佛殿。殿內(nèi)泰王國佛教界贈送的銅制 釋迦牟尼趺坐像(高3.5米,重4噸),與圓通寶殿的釋迦牟尼塑像,形態(tài)各異,顯示了佛教兩大部派間的差異,令人大開眼界。
圓通寺是云南省古代優(yōu)秀藝術建筑之一,真是建筑藝術的奇觀之地。從其主體建筑圓通寶殿、八角亭、“圓通勝境”牌坊等觀之,實是布局嚴謹、對稱,主體突出,要而不繁。該寺以造園手法建寺,青山、碧水、彩魚、白橋、紅亭、朱殿、彩廊交相輝映,景色如畫,是全國重點佛教寺廟之一。寺宇坐北朝南,富麗堂皇,整個寺院以圓通寶殿為中心,前有一池,兩側(cè)設抄手回廊繞池接通對廳,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獨特風格。殿內(nèi)供奉有清光緒年間精塑三世佛坐像,大殿正中兩根高達10余米的立柱上,各塑有一條彩龍,四壁還塑有五百羅漢像,均堪稱中國佛寺中的上乘之作。大觀樓長聯(lián)的作者孫髯翁,晚年曾在此地的咒蛟臺算卦為生。殿宇結(jié)構采用重檐“歇山式”,屋面用琉璃寶頂,飛藻、掛落、吊檐皆為鏤法雕刻,肥梁胖柱,富麗堂皇。八角亭佇立池中,前后以橋津相接。圓通寶殿氣勢雄偉,殿內(nèi)有元塑佛像,明朝青黃二龍。龍各盤一柱,高十來米,二龍相向,舞爪咧須,作欲飛狀。
圓通寺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,進山門后不是上坡,而是要沿著中軸線一直下坡,大雄寶殿地處寺院的最低點。圓通寺是城內(nèi)唯一的佛寺,常年游人眾多,香火鼎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