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禪行宮介紹
此行宮建于藏歷鐵虎年(清順治七年1650),大拉讓宮建在蓮花山西坡山腰高處,系達賴、班禪來塔爾寺的行宮,又是辦事處,也是塔爾寺歷任法臺的寢宮。清順治七年(1650年)第八任法臺卻西·華旦嘉措時,由衛(wèi)拉特蒙古王公才旺丹津出資所建,亦名為“吉祥新宮”,原為漢式寢宮。1687年按第十六任法臺阿嘉·喜饒桑布的規(guī)劃,擴建成具有四柱八梁三進院的藏式建筑。1777年,清乾隆皇帝派員為此宮修建了宮墻、華門、牌坊等,并賜名“永慧宮”。1809年,四柱宮失火焚毀,1813年,由香薩·格桑達吉主持按原樣重修。
整個大拉讓由大小三座殿堂、華門、牌坊等主要建筑組成,一進三院,佛堂共161間,正門為三拱歇山頂,兩側各配一段宮墻,墻涂紅色顯示崇貴,門前兩根經(jīng)幡桿高豎,頂端九色彩布套筒下曳飄揚,更增添了不同凡響的景色。從新宮居高臨下,俯視其他經(jīng)院佛堂,塔爾寺全景,盡收眼底。 正院院心有一小巧玲瓏的的牌坊,前面用藏蒙文寫就意為“吉祥新宮”,背面漢文橫書“仰瞻法象喜見榮光”八個大字。
經(jīng)堂為兩層平頂,下層該府邸僧人聚集誦經(jīng)之所,上層是座四合院,正屋為達賴、班禪來寺下榻處,內(nèi)外裝璜十分豪華。右屋是寢室,內(nèi)壁頂棚均由黃緞裱糊,上下左右連一片,金光燦燦。堂內(nèi)設云床,嵌有大理石面的梨木炕桌。左屋為寶座室,設金漆鏤花寶座兩側設長條禪座,四周掛壁毯、唐卡,琳瑯滿目,達賴、班禪會客、誦經(jīng)、梵修等儀式都在此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