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霄宮介紹
在武當山天柱峰東北展旗峰下,距復真觀7.5公里。面對照壁、三臺、五老、蠟燭、落帽、香爐諸峰,右為雷神洞,左有禹跡池、寶珠峰。此宮建于明永樂十一年(1413),是武當山上保存較完整的宮觀之一。主要名勝有龍虎殿、十方堂、紫霄殿、佳音杉、父母殿、東宮、西宮、太子巖等。 此地周圍崗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,故曾被明永樂皇帝封之為“紫霄福地”。從刻有“紫霄福地”匾額的福地殿進入龍虎殿,可見青龍、白虎泥塑神像侍立兩旁,形象威嚴。沿數(shù)百級臺階循碑亭穿過十方堂,有一座寬敞的方石鋪面的大院落,院上三層飾欄崇臺,捧拱主殿紫霄殿。紫霄殿進深五間,重檐九脊,翠瓦丹墻。殿中石殿須彌座上的神龕內供奉真武神老年、中年、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,兩旁侍立金童玉女、君將等,銅鑄重彩,神態(tài)各異,是我國明代藝術珍品。殿左放著一根數(shù)丈長的杉木,另一端可聽到清脆的響聲,而稱為“響靈杉”。大殿四周神龕內,陳列著數(shù)以百計的元、明、清代鑄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,堪稱我國銅鑄藝術的寶庫。紫霄殿后是父母殿。此殿崇臺高舉,秀雅俏麗,殿內正中的神龕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像,即凈樂國王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瓊真上仙像。左神龕內供奉的是觀音,右神龕內供奉的是三霄娘娘、送子娘娘等,稱為百子堂,是昔日善男信女求兒女的地方。 1982年2月28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。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之一。 紫霄宮是武當山道協(xié)的辦公地,每年舉行三月三、九月九慶祝活動,就在此處做道教法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