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慧禪寺介紹

如皋定慧禪寺建于何時?一說是建于唐貞觀年間(公元六二七──六四九 年)另一說在宋天禧年間(公元一○一 七--一○二一年)初建。盡管至今兩說并存,但它至少有千年歷史則是無疑的。 從唐朝至清朝的歷代統(tǒng)治者都推崇佛教。在如皋縣城鄉(xiāng),佛教的影響深遠。解放前,僅如城就有大小佛教寺廟六十多座。其中歷史最久、規(guī)模最大、僧侶最多的是定慧禪寺。從十七世紀中葉起直到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前的近三百年中,定慧禪寺、被推為如皋縣的“首富”,它擁有上萬畝的出租土地,在張家堡(今如東縣的潮橋附近),四里半渡(今海安縣丁家所附近)分設莊房負責收租。大量的田租所得,是其僧眾生活和佛事費用的主要來源,也是它久負盛名的一個原因。 定慧禪寺占地總面積約為十六畝。平面布局略呈回字形,外為樓堂,內為殿宇。山門朝北。由山門向南沿中軸線依次設有二道門。大雄寶殿,藏經樓,均坐南面北。近幾年來。有幾位古園林建筑專家、學者(如陳從 周教授等)來如皋參觀考察,認為定慧禪寺山門北向,實為罕見。而水環(huán)寺,樓抱殿的建筑布局,別具一格。 如今經過大規(guī)模修復的定慧禪寺,又重現了昔日的光彩。
定慧禪寺旅游線路推薦

    暫無相關產品推薦

線上服務線下保障  
  •  江蘇五星旅行社
  •  江蘇旅游百佳
  •  誠信企業(yè)
  •  文明旅行社
  •  明碼標價